英语大纲明确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
教材的阅读量大,话题广泛,课文的信息量和涉及的语言知识也较多。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既要完成《大纲》对语音、词汇、语法、日常交际用语以及听、说、读、写四个言语技能的教学要求,又要“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地抓好阅读教学是至关重要的。现就阅读教学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以期同仁指教。
一、序曲。这一步可被视为新课的导入。教师运用启发手段,如问答、讨论等引入课本的话题,让学生适当了解话题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回答和讨论的目的在激活学生记忆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
生词的处理可在新课之前,也可在导入的过程中带出生词。一般没有必要呈现全部单词,只需要呈现那些对阅读理解形成重大障碍的生词,因为学生很快会在课文的语境中判断出其他生词的准确含义并熟悉它们的用法。而且在《考试说明》中,对阅读能力的要求之是“能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结合中学生应用的常识正确判断生词和短语的含义”在学生第一次阅读提出指导性的问题,其目的是给学生快速阅读确定一个目标或任务,实现在阅读过程的监控。指导性的问题同样可以“指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体或最重要的事实,答语简洁、明确。
二、主律。本部分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取详细的篇章信息,了解和熟悉课本中生疏的词汇、短语、结构等语言现象。在快速阅读以及检测的基础上,学生乙了解权威的梗概。教师可使用快捷问题和适当的讲解。讨论来梳理全文的信息和语言。在此过程中用始终注意全文的语义中心,注意部分和整体的联系,尽可能使用一些直观手段,如黑板或投影显示归纳全文内容的图解、表格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的内容。教师也可设置细节性的问题或让学生完成表格等,让 带着任务进行细读然后讨论、讲解。讨论和讲解只涉及关键点和理解的阻塞点,而不是应该逐词逐句式的。在讨论和讲解新的语言现象时,可充分利用课文的语义中心,和该想、语言现象的语境。可适当举例或对比,但不可离开课文或中断学生理解而进行操练和无意义的扩展练习。
三、续曲。此部分侧重于课本中语言形式的掌握和运用,对文章的分析以及文章深层次的了解。教师可先组织学生做一些语言形式的基础练习,如课本需要掌握的词汇、短语、结构等。练习的选择和设置应注意语言形式和意义的联系。然后教师可根据本阶段的目的选择下列口头表达好、书面的活动形式。
1、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归纳,以及对话题中心、写作意图、作者观点、态度等的讨论。
2、对语篇结构的分析和讨论。如是线性结构,应注意该文的时空顺序。主要情节极其发展;如是层次结构,则可引导学生寻找主题句、分主题句、用于支撑主题的事实等。
3、围绕课文内容的言语交际活动、如缩写、改写、续写课文或其中的段落,改写后的短文听写或完形填空、课文内容的复述、课文背景下的角色扮演,围绕作者观点的正反方辩论等。
这些活动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的语言形式,认识语篇的结构层次和意图层,并学会创造性地运用本课所掌握的语言形式,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口头上和书面上运用交际性的能力”的中心目的。
张家港勤学家教网
|